江西文演:丰富城市文化“菜单” 让好作品变成好产品
       用文艺,讲述江西故事。近日,著名导演陆川执导的舞剧《天工开物》在南昌连演三场,场场观众爆满,颇受好评,该剧将于7月初在全国开启巡演。至此,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文演)正式拉开“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序幕。该系列是江西文演深耕演艺市场、探索以文艺方式讲好江西故事的具体实践。 ▲舞剧《天工开物》。        “去年演出1480余场,观演人数达65万人次;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创造了当年创排、当年演出100场、当年收回成本的好成绩;歌剧《山茶花开》《八一起义》、舞剧《天工开物》等6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江西文演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光华表示,截至目前,集团创作生产剧(节)目339部,其中原创剧(节)目151部。自2018年起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7%,净利润年均增长68%;资产总额从2017年末的2.56亿元增加到2023年末的56.61亿元,两次荣膺“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 ▲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剧照。        江西文演逐步建构起深化文艺院团改革、编排精品剧目、发展“文化+”业态等新型文化产业集团推进体系。为拓展“剧目+”,先后在瑞金、井冈山、于都等地进行驻场演出,带动当地文旅实现“一日游”向“一日留”转变,聚集人流量、激活夜经济,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提质升级。为持续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江西文演成立演出院线公司,组建省级剧场联盟,构筑剧目推广交流平台, 引进《只此青绿》《红楼梦》《猫》《芝加哥》等国内外剧目380多部。通过新建、改造、盘活等方式,院团剧场和座席数量从组建前4个1100座,扩容到11个6838座,基本实现“一团一场”。        近年来,该集团利用自有资金通过购买服务、剧目投资、配套补助、奖励扶持等多种方式,目前累计反哺投入舞台艺术资金1.9亿元,反哺力度在全国演艺企业中居首位,为催生精品、打造高峰之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省市共建”方式成立南昌交响乐团,列入当年南昌市十大文化重点工程,实现省内职业交响乐团“零的突破”。        为打造精品剧目,该集团联合相关投资方设立5亿元剧目创排基金,用持续出彩出圈的文艺精品,丰富城市文化“菜单”,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 来源:江西日报
2024-06-17
查看详情
物承天工传佳意,文化自信谱华章 ——舞台剧《天工开物》的美学意蕴和艺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古色江西秀天下,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蕴藏着无数文艺创新的瑰宝,无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待着文艺工作者们挖掘和书写。   在贺信发布一周年之际,2024年首演的舞台剧《天工开物》从宋应星的人生和著述出发,缓缓铺陈,向广大观众交出了一份入情入心的江西答卷,它作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的开篇力作,集中展现了立意、技艺与美学的江西风范。 立意高远,探寻华夏科技之光   舞台剧《天工开物》以宋应星的生命历程和著书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中华大地上的“科技之光”。第一幕《赶考》诗意地描画了宋应星及兄长宋应昇、挚友涂绍煃在赶考路上的所见所闻,在一众循规蹈矩的举子之中,绿衣少年宋应星被劳动人民耕种(《乃粒》)、酿酒(《曲糵》)的场景深深吸引,感叹于人工之巧、造物之精,“天工开物”的种子从此在少年心中萌芽。第二幕《大考》在紧张的鼓点中展开,四十五载之间,六次京城会试,宋应星次次落榜,页页圣贤之书如同樊篱,唯有亲情是其中的一抹亮色。第三幕《著书》则逐渐进入到舞台剧的高潮,手掌、牛羊、脚步、麦浪,守拙归乡的宋应星在乡野、田亩、工坊“见了新的天地”,将满腔壮志倾注于为百姓立言之中,终成皇皇巨著。第四幕《山河》写乱世之悲,兄长、挚友以身殉国,百姓流离失所,《天工开物》却远渡重洋,深刻地影响着欧亚各国的科学界。   《天工开物》是导演陆川创意并执导的第一部舞台剧作品,他在言及创作初衷时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即“科学精神”“民族自信”,此种创作立意在作品之中复现,构成了交响乐般的华美篇章。面对着“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质询,宋应星的回答振聋发聩:“此书与你我有关”,百姓的回答同样掷地有声:“此书与我们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这一点上看,《天工开物》创作团队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呈现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 万象更新,寻觅传统意蕴之美   在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之中,“象”始终是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绘画讲物象,诗歌讲意象,在舞剧《天工开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更为圆融立体的世界——那是由物象、意象相互融合而生成的磅礴气象。   物象集中体现于布景和道具的装置之美,陆川导演的“镜头感”在舞台上同样展露无余。在《天工开物》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组对比是在第二幕、第四幕出现的巨幅书页,通过其上文字的变化和其自身的推移,极具张力的隐喻空间被建构出来。在第二幕中,书页上尽是圣贤之道,多少举子皓首穷经,只为考取功名,在第四幕中,书页上的文字已是《天工开物》,形成了顶天立地的中华科技篇章。另外一组对比是阶梯,第二幕中,阶梯上面的文字是“父子兄弟”“君臣上下”,与科举的氛围相互呼应。而到了第三幕中,四块高低各异的青砖阶梯,时而聚拢成为旋转的风车,时而拼合在一起构成峭壁与天梯,象征着宋应星以己之笔记录科技高峰。   意象则是连结整部舞台剧的精神脉络,往往有“象在言外,言在意外”的境界。正如舞台剧《天工开物》的序言所写到的:“笔为媒,书为介,牵四百载之缘”,“笔”这一在中华文化之中存在无限阐释空间的核心意象,牵系着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在舞台剧的最初,老年宋应星把一只秃笔插在了青年宋应星的发髻上,青年宋应星握着这支笔,走向科举之路,最终选择著书立说,在舞台剧的最后,青年向老者施以一礼,随后把笔交还给年老的自己。许诺、责任、文脉、时空,舞台剧《天工开物》以笔为媒,让故事自如地穿梭于物与精神之间。   由物象、意象构成的磅礴气象为舞台剧提供了无数“高光时刻”:帷幕上的光影构成了绣娘的丝线,飘落的白纸与红光、箭矢共同塑造出悲凉的氛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幕的结末,百姓怀抱粮食和农具,从剧场的后方走向观众、走上舞台,走到主人公的身旁,此时,磅礴气象与思想精神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达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创新引领,探索赣鄱文艺之路   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在舞台剧《天工开物》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之美、装置之美、工匠之美、大地之美、情怀之美、智慧之美,也可以感受到融合时代风格的“明制美学”与“阳刚之美”的同频共振。“大、简、巧”的服饰妆容、布景氛围、舞蹈动作,无一不展示着创作者、表演者的审美意趣。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起到审美引领的作用,舞台剧《天工开物》在创作上聚焦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以文化实践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奏响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   江西人文、风情之美也是舞台剧《天工开物》美学风格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恋地情结”成为了强势的艺术生产源泉,无论是文学创作中的“东北文艺复兴”“新南方写作”,还是艺术作品《繁花》《我的阿勒泰》,都构建了人与地相互塑造的世界,表现了人与地的亲昵关系。《天工开物》聚焦于一地一人一书,用小切口、微视角呈现了大气魄、大情怀。   此外,舞台剧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模式同样值得借鉴。在江西艺术中心,依托舞台剧形成的“天工大集”成为了观剧打卡点,许多观众在“天工开物,江西骄傲”处合影留念。在网络平台上,“看完真的有被震撼到”等网友评论映入眼帘,从中亦可窥见文艺作品和相关产业融合共生的时代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舞台剧《天工开物》在江西首演圆满落幕之日,恰逢讲话一周年之时,其艺术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传承和守正创新的谐美之路。相信在《天工开物》全国巡演之时,更多观众会被其中的神思与气韵打动,共同感受跨越四百年的中华文脉与科学精神,共赏“影响世界的江西”。 作者:谢雨新
2024-06-08
查看详情
探秘《天工开物》:一部近400年前的“百科全书”为何再掀热潮?
       新华社南昌6月5日电(记者陈毓珊)以书为帆,航及四海。雪鬓霜鬟的宋应星逐浪而去,帷幕款款而落,掌声经久不息。5月31日至6月2日,随着舞剧《天工开物》在江西南昌完成预演,曾沉寂于乱世的佳作,再次令人心潮澎湃。        由导演陆川执导,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北京猿动力泛娱文化集团、中共分宜县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的开篇之作——《天工开物》一经亮相,便掀起一阵“热辣滚烫”,上千个座位场场座无虚席。        “铁马金戈之下,大地生灵涂炭,无尽雪花散落,道不尽宋应星怀有救国之抱负却无力回天的悲怆之情,深深感染了我。”一身古风装扮,酷爱“二次元”的Coser(角色扮演者)周罗焱精心挑选有“仪式感”的穿着,走进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走近一段明清之交的历史。        “宋应星六试不第,每每赴京会试,沿途走访水田旱地、实地考察生产现场、手工作坊,眼观、耳听、口问、笔录,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记录并描绘下来。”江西奉新县宋应星纪念馆馆长许彬彬说,《天工开物》有上中下三卷18篇,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痴迷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此书虽“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却被不少人称作“十七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农业手工业百科全书”。        从“一页白纸”到“一段文字”再到“一幅绘画”,最终组成了《天工开物》这本巨大书卷:错落有致的书页,在推移、旋转、组合、分离之间,变幻构建极具张力的隐喻空间;音乐在灵动与恢弘中切换,色彩在简朴与厚重中流转……一本书在舞台上“活”了起来。        从农夫耕种、织女养蚕、酒曲制作到工人冶炼,打铁、抽拉风箱、麦浪、浇筑、劳动号子等声音融入音律,人民劳作的自得惬意被舞者欢快演绎。在书中找寻人物,用人物支撑舞台。青年宋应星的扮演者魏伸洲告诉记者,中场过后,色调由明转暗,六次落榜如梦魇般缠绕,从激动、失落、生气到失望、麻木,截然不同的情绪更迭,将观众深深带入宋应星的挣扎与醒悟。        “《天工开物》是一本百科全书,看似冰冷、科学、理性,但其中蕴含着一种滚烫的精神。”导演陆川说,“宋应星作为一个时代的‘逆行者’,肩负起一个民族的重任、文化的重任,这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发扬的精神。我们希望用影像去衬托那个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也希望家长带着孩子们来看一看,300多年前这样一个读书人,怎么去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同一个舞台,同一个角色,青、老年宋应星的扮演者用舞蹈讲述不同的经历,又在同一种精神下交融。老年宋应星扮演者马蛟龙告诉记者,代表着青、老年宋应星信念传承的手握之笔的交换,在排练时出了不少状况。“有一次青年宋应星把笔一摔,我就突然找不着了,满地找笔之余还得靠舞蹈动作撑住场面,那时心里就想,千万不能再在观众面前出现这种情况。”        “电影在搬上荧幕的那一刻就离开了我们创作者,不可能再有任何修改。而舞剧是一个‘生长’的过程,除了有不同的‘状况’发生,观众的反馈、专业人士的判断等,点点滴滴都被消化吸收,让这部剧变得更加茁壮。”陆川说,“每一场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        “演员们的青春力量,激励着我们沿着宋应星的脚步前行,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工匠精神。”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练红梅说,“作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的开篇之作,舞剧《天工开物》用舞台艺术的形式让江西的‘古色’文化得以‘活化’。我们也将持续聚焦有国际影响力的题材,推出更多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作品。”        据了解,7月起,舞剧《天工开物》将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苏州、厦门、武汉、成都等全国多地开启首轮巡演。(参与采写:王晓震,曾振刚(实习))
2024-06-06
查看详情
陆川首部舞剧!看点泪点齐飞!这部剧魅力何在?
“作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的开篇之作,舞剧《天工开物》以宋应星著书《天工开物》为创作题材,以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近日,著名导演陆川的首部舞剧作品《天工开物》在江西的预演圆满落幕。从5月31日至6月2日接连三场演出,放出的近2500张演出票短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观演现场有来自省外甚至国外的朋友,不少观众在观演时看得泪流满面。 首演结束后,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演艺工作委员会会长宋官林评价:“陆川给中国舞台艺术带来新的气象,这也是中国艺术版图上的‘天工开物’。” 作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的开篇之作,舞剧《天工开物》以宋应星著书《天工开物》为创作题材,以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这部舞剧到底有哪些精彩看点?记者带您先行探剧,解读其创作背后的故事。 一 陆川曾执导《黑洞》《可可西里》《南京!南京!》《我们诞生在中国》等经典影视作品。此外,他还担任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总导演、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作为国内知名导演、编剧,他为何“跨界”来江西创作舞剧?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2020年,陆川受邀来做“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对他来说,做舞台剧一直是梦想。若能突破舒适圈,在全新的领域来一次跨界融合,也不枉自己在影视剧深耕多年的努力。 实际上,策划之初选择的是陶渊明这个历史人物题材。可在江西采风途中,陆川却改变了决定。 “偶然路过奉新县宋应星博物馆,我就进去转了转,就再也出不来了。回北京后,随着我对宋应星的了解越来越深,就越觉得他孤独,越了解这种孤独,就越敬畏那难能可贵的‘科技星火’。意难平啊,我好像真的看到他坐在那张长凳上,特别想把他扶起来,让他的精神感染更多人。”陆川在受访时坦言。 为筹备舞台剧《天工开物》,他立即联系北京舞剧艺术的朋友们,没想到大家一听这个题材都两眼放光。 于是,总编导高燕,服装设计阳东霖,作曲吕亮,舞美设计罗亚卓等国内众多现象级舞剧创作团队成员纷纷加盟。 如果说主创团队是舞剧成功的保障,那么演员阵容直接把观众期待值拉满,魏伸洲、马蛟龙、胡适、刘敬等人的形象和舞蹈功力令人惊叹。 尽管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舞蹈家,他们却直呼“每次排练都像一场大考”,因为导演随时都可能调整优化。 为了在演出时达到最佳的效果,演员们每天保持十几个小时的排练强度,有的腰间缠满绷带,有的膝盖处打了封闭针,大家心照不宣,持续努力,期待在舞台上绽放。 陆川说:“有网友捕捉到舞台上的宋应星动情流泪的瞬间,表示很感动,实际上表演者魏伸洲演了多少次就哭了多少次,我们的演员真的是拿命在演,用‘天工开物’的精神做《天工开物》这部剧,相信观众能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和诚意。” 二 笔为媒,书为介,舞为引,牵四百载之缘。5月31日,舞剧《天工开物》正式亮相江西艺术中心,在万众期待中揭开神秘面纱。 随着灯光渐起,舞台上白描绣像徐徐展开,霎时间灯光交错中隐约走来那位著有“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老人——宋应星…… 整部舞剧从编舞、叙述、音乐、舞台设计等各方面,都紧扣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以全书重要篇章及生动插图,作为舞剧各篇章主题与情感推进的线索,采用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将宋应星仰屋著书时,农民耕种、织女养蚕、工人冶炼等人民劳作群像融入舞蹈的编创,带来了赏心悦目的体验。 展现极致的明制之美。《天工开物》不仅是一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幅承载着明代文化精髓的画卷。 陆川带领舞美设计罗亚卓、多媒体设计包尔温等团队成员,为《天工开物》打造了以“大”“简”“巧”为基色的明制美学,极具超凡脱俗、风流雅致的舞台呈现。 舞台布景中错落有致的书页,在推移、旋转、组合、分离之间融入多媒体的变幻,巧妙构建出极具张力的表达空间。从东方美学的“一页白纸”到“一段文字”再到“一幅绘画”最终成就了《天工开物》这本鸿篇巨著。 展现跨界融合之美。艺术的创新思维是颠覆、是变革,是在破与立之间游走。 陆川和制作团队超越传统舞剧固有的表达形式和一贯的叙事方法,在舞蹈之外,无论是多线性的叙事方式,还是对舞台空间的多时空运用,让观众仿佛是在看一部电影大片,而不仅仅在欣赏舞蹈,从而对当代舞剧产生更多的遐想。这种将电影思维、镜头语言运用到舞剧中的个性化创新,也出现在剧中。 展现科技赋能之美。除了舞蹈之外,音乐、舞美、灯光的创作已经深深渗入舞剧的主体创作中。换句话说,舞剧已经不再单枪匹马靠舞蹈本身,而是有了多种艺术形式和舞台技术的参与辅助。 比如声光电中运用了大量劳作的原始素材,打铁、抽拉风箱、麦浪、浇筑、耕作、劳动号子、织丝等声音素材巧妙地融入音乐旋律中。 总体而言,这部舞剧从一个“美”字生发开,舞台空间参与了舞剧叙事,深化了舞蹈的表现力,确立了舞剧的表意空间。美的背后,也是敢于变革和创新的态度。 三 舞剧《天工开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文化消费的新选择,也形成高热度的文化新景象。 在选题方面,挖掘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表达。舞剧“红火景象”的本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舞剧创新的赋能。 陆川团队熟稔剧中主人公宋应星的人生经历,以其著书《天工开物》为内容创作题材,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通过舞蹈、音乐、影像、科技等多维艺术融合进行表达,呈现古代科学技术的装置之美、技术之美、工艺之美。 舞剧通过创新性表达让传统实现了现代表达,让广大观众愿意“下马观花”。 在内容方面,以榜样力量展现家国情怀。一部好的舞剧,首先要获得观众的文化认同。舞剧《天工开物》中呈现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宋应星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历经六次落榜后意识到要济国济民靠做官是走不通的,于是决定著书立说,依靠实用技术来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这种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一方面,舞剧向先人的创新创造致敬;另一方面,在呈现历史经典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增进了文化认同,特别是让观众感受到历史人文的魅力和先贤的爱国主义情怀,燃起泱泱大中华的荣耀与尊严。 在受众方面,落脚现实需要提供情绪价值。舞剧《天工开物》找到与时代脉搏共振的频率,剧中宋应星青少年博闻强识、中年立志报国、老年开拓创新,戳中了老中青三代人。戏里戏外,演员哭了,观众也哭了,也因此收割了一大批“舞剧迷”。 他的人生经历,仿佛映衬了现实中不少人追求理想生活不断努力,却又次次遭遇打击,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压力情绪从宋应星数次落榜的桥段中得到释放,这种细腻的叙事和情感连接引发不少共情与共鸣。 这部舞剧尤为值得称道之处在于抓住了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目光与焦点,关注当下的普遍情感需求和价值共鸣。 每一次离别的落幕,都可被视作一场更为精彩的重逢序曲。正如剧目结尾时那艘从浩渺烟波中缓缓驶出的巨型帆船,“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首部作品舞剧《天工开物》即将走出江西、开启全国巡演,在神州大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来源:当代江西
2024-06-05
查看详情
舞剧《天工开物》成功预演 创新舞台艺术新质生产力
一本彰显工匠精神的中华科技巨著,一部创新舞台艺术新质生产 力的舞剧作品。5 月 31 日至 6 月 2 日, 舞剧《天工开物》亮相江西艺术中心,在万众期待中揭开神秘面纱。 舞剧《天工开物》以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为创作灵感,预演之前就获得了业界与观众的高度关注与强烈期待,两场演出票全部售罄,演出之后更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一致好评。 由全年最全免费资料大全、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北京猿动力泛娱文化集团、中共分宜县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江西文演演出院线制作运营的《天工开物》是“影响世界的江西 ”系列舞台剧的开篇之作。 灯光渐起,随着舞台上《天工开物》白描绣像徐徐展开,霎时间 灯光交错,时空发生了变化——观众们仿佛穿越到了三百多年前,也 就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即将创作这部中华伟大科技著作的时代。 独特题材展现古老中国智慧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 2024 年度资助项目,舞剧《天工开物》无论 从编舞、叙述、音乐、舞台设计等各个方面,皆紧扣世界科技巨著《天 工开物》,以全书重要篇章及生动插图,作为舞剧各篇章主题与情感 推进的线索,采用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将宋应星仰屋著书、人 民劳作群像等场景融入舞蹈的编创。农民耕种、织女养蚕、工人冶 炼......一个个中国古代鲜活的人民形象为观众呈现了何为中国智慧、何为世界瑰宝。舞剧《天工开物》透过“世界首部农业和手工业 生产综合性著作 ”诞生至今的几百年历史画卷,赞颂中华传统文化的 伟大创造、生生不息的劳动人民与赓继不断的科技创新发展力量。 该剧汇聚了总导演陆川、总编导高燕、孟可,作曲吕亮、服装阳 东霖、舞美设计罗亚卓、多媒体设计包尔温等国内顶级创作团队,魏 伸洲、马蛟龙、胡适、刘敬等青年舞蹈艺术家担任主演,旨在用好江 西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年轻 一代对古典明制美学的创新演绎。 总导演、编剧陆川表示,“宋应星身上承载着科学的精神,为这 个国家民族的科技传承,付出长期而孤寂的努力,在明朝国破家亡之 际,靠一己之力把中华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汇聚在一本书里,他是一 个时代的逆行者。我渴望探寻他灵魂深处那股力量,也希望《天工开 物》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和少年们,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 情与追求。” 唯美舞台再现极致明制美学 《天工开物》不仅是一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也是一 幅承载着明代文化精髓的画卷。由陆川导演带领舞美设计罗亚卓、多 媒体设计包尔温,为《天工开物》打造了以“大 ”“简 ”“巧 ”为基 色的明制美学,极具超然脱俗、风流雅致的舞台呈现。错落有致的书 页,在推移、旋转、组合、分离之间融入多媒体的变幻,巧妙构建出 极具张力的隐喻空间。从东方美学的“一页白纸 ”到“一段文字 ”再 到“一幅绘画 ”最终组成了《天工开物》这本巨大书卷,同时一幅幅 “乃粒”“乃服 ”“曲蘖 ”“冶铸 ”画卷向观众走来。 “这部舞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震撼的视听效果,原来舞台艺 术还可以充满科技感。充满男性荷尔蒙力量的舞蹈,原来阳刚之气也 可以繁花似锦!”还沉浸在舞剧中的刘女士大赞。“剧中大量精彩的 舞段也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演员从人民中来,为人民而舞的出场, 让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人民的舞蹈充满力量,此书与我们息息相关!” 深远立意融合世界人民情怀 舞剧《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 的故事。舞剧《天工开物》秉持着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的宗旨, 既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展现,也是中华人民情怀的缩写。宋应星究 其一生,将中国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几千年来的实践技巧,著成《天 工开物》。几经尘世流离辗转,在海外及有志之士的推崇下,“此书 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贵五谷而贱金玉 ”被传承歌颂,其尊重 生命、崇尚真理、百折不挠、开朗豁达、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更激励 着今人积极进取。 2024 年 7 月起,舞剧《天工开物》将在北京、上海、广州、南 京、杭州、苏州、厦门、武汉、成都等全国多地开启首轮巡演。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 唐莹 赵睿楠/摄影 小时)
2024-06-02
查看详情
百年一遇!
    八一起义这个题材百年一遇!   总导演黄定山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作曲、舞美设计等 我们都曾是军人 因此内心有着很深的情怀 在创作上也有着很强的优势   4月16日—17日 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 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这是该剧 在八一起义发生地南昌 首演后首次进京演出 现场座无虚席 该剧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联合出品,石倚洁、杜欢、杨小勇、王丽达等多位优秀艺术家联袂在歌剧舞台上演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彰显了英雄辈出的光辉岁月。 多位艺术家为创作倾注大量心血,一批优秀歌剧演员在剧中塑造了多个有血有肉的革命先辈形象。 “在剧组中,我和编剧、作曲、舞美设计等主创人员都有军旅经历。这部剧不仅有深刻的红土地烙印,还有极强的军旅艺术风格。” 导演黄定山介绍,全剧共分14幕、41个曲目唱段,涵盖声乐艺术演唱的大部分形式,以激昂的旋律、深情的演绎,再现南昌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 ■1月26日晚,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八一起义发生地南昌的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试演,全剧连序带尾共分14幕、41个曲目唱段,几乎涵盖了声乐艺术演唱的所有形式。   作为一部多方合力 历时3年多筹备的时代力作 该剧气势恢宏,饱含深情 旋律激昂,振奋人心 ■ 剧目从起义的策划、筹备,到战斗的激烈进行,再到最后的胜利,剧中情节紧张悬疑,引人入胜。舞台上,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不仅让历史中的人物形象跃然台上,更让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诠释了起义军民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八一起义》 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 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精神洗礼 “这部歌剧结构紧凑、构思精巧,演员唱功深厚、饱含深情,加上音乐、舞美、声效等元素的有机融合,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硝烟和催人奋进的力量。”观众梦春芳观赏歌剧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向建军百年献礼
2024-04-24
查看详情
旌旗猎猎映初心 | 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本报讯 记者宋坤、郭冬明报道:4月16日至17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这是该剧在八一起义发生地南昌首演后首次进京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民族歌剧《八一起义》由江西省歌舞剧院和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演出,南昌交响乐团、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联合演出。多位艺术家为创作倾注大量心血,一批优秀歌剧演员在剧中塑造了多个有血有肉的革命先辈形象。       “在剧组中,我和编剧、作曲、舞美设计等主创人员都有军旅经历。这部剧不仅有深刻的红土地烙印,还有极强的军旅艺术风格。”导演黄定山介绍,全剧共分14幕、41个曲目唱段,涵盖声乐艺术演唱的大部分形式,以激昂的旋律、深情的演绎,再现南昌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部歌剧结构紧凑、构思精巧,演员唱功深厚、饱含深情,加上音乐、舞美、声效等元素的有机融合,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硝烟和催人奋进的力量。”观众梦春芳观赏歌剧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据悉,民族歌剧《八一起义》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出品。自今年1月试演以来,该剧已演出30余场,屡获好评。
2024-04-22
查看详情
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京上演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尹星云)近日,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该剧以八一起义为创作素材,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出品,江西省歌舞剧院、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演出。 该剧汇聚了总导演黄定山,编剧岩奇、王晓岭,作曲栾凯,指挥王燕,制作人杜欢,舞美设计周丹林等艺术家组成的创作班底,由石倚洁、杜欢、杨小勇、王丽达等多位歌剧演员领衔主演。 该剧采用经典线性叙事与多时空交叉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在历史逻辑和叙事逻辑之间找到具有戏剧性的起承转合。全剧共分14幕、41个曲目唱段,几乎涵盖了声乐艺术演唱的所有形式。 总导演黄定山介绍,“八一起义”这个题材优势和难度是并存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话剧、京剧、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对该题材都有所呈现,唯独没有出现在歌剧舞台上,“因此这次演出可以说是这一题材首次搬上歌剧舞台。对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题材,创作者如何有新的发现、如何立意,如何关照当下并深度参与历史,这正是它的难度所在。” 歌剧《八一起义》中大量唱段朗朗上口, 著名歌唱家石倚洁、王丽达的加盟为此剧更增添了光彩。 据介绍,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历时3年多筹备,今年1月在“八一起义”发生地南昌试演。该剧目已列入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重点项目。
2024-04-20
查看详情
民族歌剧《八一起义》:以创新手法讲述红色故事
  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上演。该剧讲述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中国革命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力挽狂澜,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开启领导革命新篇章的故事。   作为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八一起义”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早已有文学、话剧、戏曲、影视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展现。歌剧《八一起义》如何开掘新的立意,并对当今时代产生新的观照,是该剧的一大难点。歌剧《八一起义》打破了歌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惯常思维,采用经典线性叙事与多时空交叉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绎。叙事主线讲述了八一起义的经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时,毛泽东、周恩来两位伟人跨越时空,进行思想与精神的交汇;周恩来、邓颖超为了共同的信仰,舍生忘死、情深意合。由此,该剧通过“三个空间、三条线索”的戏剧结构,刻画了历史伟人的智慧和胆略以及他们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作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红色题材,歌剧《八一起义》既尊重历史真实,又进行了艺术想象,以创新的叙事手法、生动的人物刻画、大胆的舞台科技手段、丰富的音乐唱段,大大拓展了民族歌剧的艺术表现空间,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类型化样本。(光明网记者 崔益明)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光明网记者崔益明/摄)
2024-04-19
查看详情
艺术 | “苌弘碧血映日月,干霄凌云展宏图”——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京上演
4月16日至17日,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中央歌剧院上演。《八一起义》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昌市委宣传部、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出品,九江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江西省歌舞剧院及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演出,南昌交响乐团、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联合演出,江西文演演出院线进行演出运营。 该剧以八一起义为创作素材,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性壮举。生动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鲜活形象,努力探索“建军精神”实质,将“党指挥枪”的主题进行深化表达,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以一部历史剧、英雄剧、时代剧向建军百年献礼。 该剧以激烈的战斗场面、生动的人物刻画和磅礴的音乐旋律,诠释了八一起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起义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冲锋陷阵,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亲眼见证了起义军从发动到胜利的全过程。 该剧不仅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生动展现了起义军们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同时,细腻刻画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智慧、胆略以及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目前,该剧目已列入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江西省委宣传部《参评第十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2024年)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计划》“五个一工程”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重点项目。 (江西省歌舞剧院供图)
2024-04-18
查看详情